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苏州风俗 > 正文

洪烛:春节饮食风俗的南北差异【图】

类别:苏州风俗 日期:2015-7-6 10:00:10 人气: 来源:

  南方北方春节饮食风俗的差异。虽然中国早就大一统,饮食风俗,还是有地域性的。正如“南米北面”、“南糕北饼”、“南甜北咸”之类演绎,说南有年糕、北有饺子,不能算错吧。尤其过大年之际,它们都是象征意味浓郁的符号化食品,堪称餐桌上的吉祥的经典。

  大抵是南方人习惯吃年糕,北方人更讲究吃饺子。年糕也渗透到北方,但比较单调,只有南方人才能将其做出众多的花样。至于饺子,很明显属于北方的产物,南方也开饺子馆,一般都要打出“北方水饺”的,以示正。这犹如某些店铺强调“手工饺子”,与流水线上生产的“机器饺子”相区别。

  尤其过大年之际,它们都是象征意味浓郁的符号化食品,堪称餐桌上的吉祥的经典。即使现有生活条件好了,山珍海味常常喧宾夺主,但因为年糕与饺子对节庆的意义远远大于其滋味,仍无法废黜。想一想,祖八代都是借助这古朴的食物过年的,后人也就不太敢或太愿意叛逆了。哪怕在生活的其他方面,皆以“新人类”自命。

  江浙人家,大年三十晚上总要在八仙桌上摆一盘年糕,作为供品。我小时候,经常把蒸熟后又冷透变硬的糖年糕,切成片,放进嘴里,当时香糖来嚼着玩。奶奶说:“小耗子”又在磨牙齿了。甜年糕,以及一种荤油年糕,可当零食吃;做菜,一般选用清水年糕,无色无味的。

  旧日春节风俗,也有热气腾腾蒸年糕的,呼应着包饺子,以示米面充足、家有余粮。我想,这作为陪衬的蒸年糕,恐怕是南方人带来的习性。那时候的城,南方人已不少了。他们不会因为饺子而忘掉年糕的。更不会因为来到天子脚下,就忘掉故乡。

  北方人,能将饺子捏合得天衣无缝,有款有型,用熨斗熨过一般挺括饺子之吉利,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其造型,酷似古代作为“硬通货”的元宝;吃饺子,近似于仪式,象征性地在“招财进宝”。另一方面,借饺子的谐音,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之寓意。

  中国人相信饺子能带来财气,带来好运。如果这算作,也是一种很美好、很积极的。人生甘苦,总应该有一点点寄托的,如果它兼而给你带来口腹的享受,倒未必是坏事。人们还将抽签的习俗引进饮食中,包饺子时于馅里埋藏铜钱、银币、宝石、珍珠之类小小的吉祥物,占卜各自的时运。吃饺子的过程,跟抽彩票一样激动。瞧瞧谁能中大更使通俗的饮食多了一份浪漫的憧憬。这才是最好的调味品呢。

  在清朝乃至,水饺又叫“煮饽饽”。“夏令去,秋季过,年节又要奉婆婆,快包煮饽饽。皮儿薄,馅儿多,婆婆吃了笑呵呵,媳妇费张罗。”这是清代李光庭《乡言解颐》一书中收录的民歌。看来包饺子有助于融合婆媳关系。一笑

  北方还有谚语:“三十晚上吃饺子,没有外人。”以示亲密无间。可见饺子是除夕之夜各家各户庆团圆的必备之物。我的朋友伊沙,写过一篇针对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酷评”:《这锅饺子怎么煮》。他把老牌的春节联欢晚会,比喻为一锅“文化饺子”,是否有新意,关键还看包的什么馅儿。

  在节奏慢的时代,全家人围坐一桌包饺子,东聊西扯,是一项很有情趣的集体劳动。包似乎比吃还过瘾。尤其春节,家庭悉数在场,其乐融融;谁若缺席,会让大伙儿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感伤与思念。哥们姐们,新年钟声敲响之前,一定要赶回家里吃一碗饺子哟。这样的习俗很有人情味的。能遵守的话一定要遵守。

  “除夕之夜十二点的钟点将过,太后命众人齐至殿上,排好长案后,由御膳房将事先预备好的各种素菜端上桌,众人一齐下手做素馅都饽饽,于是切的切,剁的剁,大殿之上霎时叮儿叮儿乱响。切剁好后,都交到太后面前,由皇后、妃子、大公主等人拌馅儿,口味咸淡,由太后决定。天到亮时,饺子已包齐。太后命众人退回,重新梳头打扮。不大工夫,众人回到殿上。太后坐在案端,皇后等人都站在案旁。太后命宫女把煮好的煮饽饽端上来,太后说:此刻是新年、新月、新日、新时开始,我们不能忘记去岁的今日今时,今天我们能吃一碗太平饭,这就是的,列祖列先的。说完,命大家用膳。大家向太后叩头谢恩。吃罢煮饽饽,天才大亮。”

  【主持人】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福满门,十全十美庆团圆。观众朋友在中国人这个最喜庆的日子里,洪涛在向的观众朋友们拜个年,恭祝各位新春快乐、幸福安康。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到我们节目中做客的两位嘉宾,这位是中医专家陈淑长教授,这位是作家洪烛先生。两位先向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问个好吧。

  【中医专家陈淑长】我祝愿大家万事如意!

  【作家洪烛】我祝愿观众朋友们新春幸福,既有眼福又有口福

  【主持人】好,观众朋友,在中国人的传统里,尤其是到了节庆的时候,生活里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吃,而且中国的食文化可以说是世界闻名,而在形形色色的饭局中,天字一号应该说最最重要的就当属春节的团圆饭了,那么今天我们《中华医药》栏目也给大家奉献了一桌健康大餐,让我们一起来分享。

  【主持人】除夕夜无论离家多远,工作多忙,总得在这个时候赶回家和家里的人吃上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俗话说得好,打一千骂一万,年三十晚上吃顿团圆饭,那么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啊,过年吃的菜都要讲究一个好名,为的是讨一个口彩,讨一个吉利。比如说像吃枣,春来早。像吃柿饼,事如意。吃年糕,一年更比一年高等等等等,那么今天我们《中华医药》节目为大家准备的这一桌团圆饭的第一道菜的名字就叫步步高升

  【解说】这道步步高升需要准备:水磨年糕3条,冬笋250克,枸杞100克,猪肉200克。第一步,先把年糕切成片,再把猪肉切成丝,冬笋也切成丝,第二步把冬笋用水焯一下,把肉丝过油划开,加入葱姜炒香,再把冬笋丝放进去,然后加一勺高汤,放点酱油,撒上枸杞,接着把年糕也放进去,第三步,加点儿胡椒粉、盐和味精,调匀之后,用小火煨上15分钟,等汤汁稍稍收干就可以装盘了。

  【主持人】这道菜是炒年糕,里面尤其放了一些枸杞,我觉得它不仅是年糕,还有益寿延年的作用。

  【中医专家陈淑长】年糕本身呢,它一般多是糯米做的,糯米是温性的,实际上糯米比一般大米我觉得还好,胃不好的时候别吃糯米吃大米,其实糯米主要别吃多了,吃多了不好消化,但是它对胃有暖和的作用。加了枸杞呢,我就觉得对胃好,这个枸杞更重在补肾,又是先天后天的关系,又是先天后天的关系,所以这些菜配得真是挺好的,枸杞子它是补肾的,尤其补肾阴。所以有时候肾阴不足的,

  【主持人】比如说有哪些症状的人多吃

  【中医专家陈淑长】你比如说头晕,或者是目眩,看东西不清楚,腰膝酸软这些,多用些枸杞,当然现在有很多枸杞泡酒,或者做粥的时候搁点枸杞,泡茶的时候搁点枸杞喝都是可以的。而且我觉得枸杞再加上桃仁红花,它还可以去斑,去脸上斑。因为什么呢,一般斑,中医认为是在肾在血,当然血液循环不好了,血脉不通了,肾气不足,肾阴不足,那么就用枸杞加上桃仁红花,经常吃一吃。要是买现成的当然可以吃杞菊地黄丸,再加点其它活血药。由于这道菜里面枸杞配上以后我觉得挺好的,健脾、又养颜养胃又补肾,而且还去斑,延年益寿。

  【主持人】这什么菜一到陈教授嘴里一说,就觉得真是对你身体很多地方都特别有益处。

  【作家洪烛】刚才我看到了这道菜的时候,我就觉得特别亲切,因为我从小在南京长大,我们南京基本上过年都要吃年糕的,我小时候过年过节的时候,那时候有一种糖年糕,它是甜的,特别好吃,还撒点桂花,又很甜又很香,小时候我们都把它当零食吃,而且以前在江南人家过年的时候,一般每家过年的时候都要供一盘年糕,就是蒸熟了之后,就供在桌子上。就像刚才说要供条鱼似的,祭神,供祖,就像要供条鱼,年糕也要供上,所以印象中,当时因为煮熟了糖年糕,印象有一次过完年了,我自己偷吃,切一小片,就像嚼口香糖,因为它搁的时间长,有点硬,就像口香糖一样嚼,我奶奶还说是不是有耗子了,小时候觉得特别好吃,因为那时候食物的种类也比较少。我觉得过年的时候有这么多好吃的,有这个年糕,当成零食嚼着玩,这样嘴可以不闲着了。过年炒菜的时候,尤其过年家家都要举办酒席,有的好多时候先是吃菜喝酒,有好多人最后就不吃主食了,但南方那儿有一个好处,它就炒年糕,它又算一道热菜,它又可以作为主食,一般炒年糕在南京多用的,要么用黄芽菜炒,要么用雪里蕻炒,这是比较普遍的,一般有时候经常都要加点肉丝,肉丝一炒特别香,所以一般酒席之后,热气腾腾的上一大盘年糕,当主食吃,又当主食同时也是一道下酒菜,所以这样南方酒席气氛更好了,而且对喝酒人来说,吃完年糕对他的胃也有一种。尤其是后来,年糕在南方,过年真是一种主打菜,后来从上海又传来了,在上海那边已经不仅是用雪里蕻、肉丝之类的炒年糕了,用螃蟹炒年糕了,更鲜了,我觉得这个已经做到了,用螃蟹做年糕的配料,你看这个年糕多厉害,用螃蟹炒年糕,主要是为了使螃蟹那个味,那个鲜味渗透到年糕里,所以不仅那里面的螃蟹好吃,而且那里面的年糕也像蟹肉一样好吃,所以我说中国人多会做。

  【主持人】而且年糕的地位也很高,螃蟹给它做配料

  【作家洪烛】所以我说版的年糕就是用螃蟹来炒的,而且味道,我确实吃过很多次,我一般一回南方比如到南京上海这一带,我必定要点这道菜。

  【主持人】温州人据说在过年的时候,这个年糕是头一道上的菜,就是炒年糕,一定要有这一盘,另外湖南人把这个年糕叫粑粑,拉祜族人过年的时候,每一户都要做糍粑粑,就是要做两个大的象征着月亮和太阳,再做一些小的放在周围,象征着无数的星星,他取一个风调雨顺、五谷(

  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每一座城市的地基,都填充着一部被湮没的历史,而城市的每一块砖瓦,也都留有人类的指缝。……读着这样的文字,足以令人神往那些饱含沧桑与厚重的城市。而这些都出自洪烛先生新作《名城记忆》,该书近日由经济科学出版社隆重推出。

  洪烛先生曾被《女友》评为“全国十佳青年作家”;曾获徐志摩诗歌、老舍文学散文,

  央视电视诗歌散文大赛一等等诸多项。新近结集出版的《名城记忆》,文章篇篇朴实无华,信手拈来如唠家常般,让人。作者截取的这些城市,个个都充满神韵,“找不着”“西山不见使人愁”“南京:最忧伤的城市”“单眼皮的莫愁湖”“从华清池到马嵬坡”……

  在高楼里拧开自来水的龙头,我闻见了工业社会的气息。自来水与电灯,是城市最初区别于乡村的地方。乡村古典的月亮只有一枚,城市的灯火却有无数盏,足以构成地面上的星空。我一直以外省青年的身份,隔着纸张、空气与歌声热爱。这毕竟是一座住过的城市。贵族式的平民化的胡同与四合院,共同住它的特殊性:在中国,这是城市中的城市,城市之上的城市。它令我联想到唐朝的长安,宋朝的开封与杭州,以及明朝的金陵等一系列古老的地名。哦,祖国版图的心脏,黄金时代的证明。

  可以肯定地说,这是值得你我闲暇捧读的一本书。

  【编辑推荐】洪烛继2004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闲说中国美食》,2006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舌尖上的狂欢》之后,2012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新书《舌尖上的记忆-中国美食》。可谓“中国美食三部曲”。我们通过本书可以看到人与天地之间的和谐关系,的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记忆的味道。

  洪烛著《仓央嘉措心史》已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东方出版社推荐语:《仓央嘉措心史》作者从仓央嘉措角度出发,写仓央嘉措作为一个和作为一个普通人对爱情的与向往之间的矛盾。文字优美,感情表达深入。此书深受藏区文化爱好者、旅游爱好者、对仓央嘉措感兴趣的读者喜爱。

  深圳晚报讯(记者赵伟君):11日,深圳音乐厅小剧场也有一场特别的演出呈现——《仓央嘉措心史》诗剧。本诗剧是著名诗人洪烛采风后创作的,将诗朗诵和歌舞等形式巧妙结合,从哲学、爱情的层面展开,阐释了仓央嘉措诗歌的美学诗学内涵和他的心历程。

  本报记者杨旋

  “诗人当自强!”说这句话,洪烛的声音突然变得高亢有力。他的普通话夹杂着一点南京人的口音,只有在激动的时候语调上扬,语速极快。现为中国文联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的洪烛,谈到诗歌可以滔滔不绝,毕竟已经写了30年了。从诗歌中,他收获了名利,也有过彷徨。上世纪90年代,诗歌退潮,他最后选择了不写诗歌。可他骨子里还是爱诗的,新世纪以后,他作为诗歌的“归来者”,开始了大量长诗的写作,试图探索诗歌更多可能和其他艺术形式碰撞,树立诗人成为社会上的强者的形象。

  诗人一贯的或或忧郁的形象,他都不喜欢。“诗人不应该成为被社会大众同情和的对象,我觉得诗人还是可以成为强者,被大众敬佩。诗人当自强,而不是。”

  洪烛原名王军,父母都是上世纪50年代留苏大学生,回国后在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系教书,出生在这样的书香门第,洪烛很小就喜欢看书,常常托父母从学校图书馆借来《诗刊》、《人民文学》等。他更喜欢读诗,闻一多、徐志摩,都是他喜欢的诗人。他的笔名洪烛就源自于前者的诗集《红烛》。

  1982年,洪烛15岁,他在《南京日报》发表第一篇散文诗《刀与磨刀石》。他是幸运的,赶上了那个诗歌的黄金年代。

  还在读中学,他已经完全醉心于诗歌,读名著看文学期刊,创作诗歌,在《星星》、《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数十家报刊发表100多篇诗文,并且十几次获得《语文报》、《文学报》等征文。临近高中毕业,他已经是全国小有名气的校园诗人了。

  父母虽然担忧儿子考不上大学,但他们并没有去阻碍儿子根据自己的爱好来规划人生。偏科厉害,觉得自己上大学无望,他还提前为自己找了一份工作。但是南京梅园中学的黄老师,为这个心爱的学生四处奔走,写推荐信寄给多个大学,最后,武汉大学中文系破格录取了洪烛。

  快要毕业,他给每位同学都写了一首诗,从中选了一组被《语文报》一个整版刊登,结果影响特别大,了全国好多中学生的同感。每天经过学校传达室,都有他的一大包信,到毕业,那些信已经装满了几麻袋。

  前几年,在一次诗歌研讨会上,一位河南的诗人诚恳地找到洪烛,跟他说了一句话:“你影响了一代人,也害了一代人。”虽是玩笑话,但是事实。的确,他影响了那一代的中学生,洪烛的经历,让他们觉得写诗可以出名,可以上大学,可最后荒废了功课,又没被保送上大学。于是,就有了这句玩笑话。

  1989年,洪烛到了,结识了一帮文人,他们不谈朦胧诗,改聊崔健和摇滚,觉得歌词很带劲。他去听摇滚音乐会,觉得那些长发的歌手比诗人还要诗人。那时候的他们,浑身都散发着理想主义的气息,弹铗而歌,“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那时候,正是洪烛创作的旺盛期,每天都要寄稿子,同时也会收到装着报刊的牛皮纸信封。

  不久,到了90年代,除了专业性的诗歌刊物,整个社会不需要诗歌了,诗歌没有用武之地了。诗歌的热潮慢慢退去,他们这群人也开始各自散去。

  突然一下子,洪烛发觉现实的,诗歌不再给他带来帮助,只能靠一点工资养活自己,生活的压力落在肩上。刚到单位,他住在办公室,偶尔起晚了撞见早上来上班的同事,很窘迫。后来,单位分给他一间宿舍,7平方米的蜗居,女友来过几次之后就跟他分了手。

  那个年代,几乎全中国人民都下海了,而他两耳不闻窗外事,躲在屋里写诗。他自嘲颇有堂·吉诃德的味道。而原来一起写诗的友人们,一部分下海,有的做了书商,发财了,再见面都只谈怎么赚钱;也有极个别的诗人受不了这样的现实而。他虽有牢骚,更觉得孤单,但他没乱了阵脚,更没跟风。而是转向写大众化的散文,做了诗歌的“逃兵”。

  1992年参加完诗刊的“青春诗会”后,洪烛开始写散文。刚好那10年是大众化期刊雨后春笋般热闹,《女友》、《青年文摘》、《辽宁青年》等刊物发行量特别大,几乎每期都有洪烛的文章。他被《女友》评为“全国十佳青年作家”,也获得了老舍文学散文等多个项。出了书,赚了五六十万稿费,而他一个月工资也就几百块钱。1999年,他在东四环全款买了一套房子。

  刚开始写散文时候,有人说他了,瞧不起他。给那些大众流行刊物写稿,俗,一个诗人,怎么能做这样的事。但是洪烛清楚,不这样就会饿死,如果都没有了生命,何谈诗歌。

  当他开始不用再为生活发愁的时候,骨子里开始想念诗歌。在90年代当了一回诗歌的“逃兵”之后,洪烛以“归来者”的身份回归诗坛。

  “我仍然对诗歌有,从来没觉得诗歌害了我,名利都是诗歌带给我的。如果不是写诗,我可能中学毕业后就在馆里当临时工。”

  他开始重新打量当下的诗坛和诗歌创作现状,开始新的探索。一个时代的诗歌要繁荣,必须有长诗,长诗是诗歌里的航空母舰。就像一个国家强大了海军就要有航母,才是现代化的海军。诗歌也一样,要有长诗,生态才繁荣。近10年,他创作了《李白》、《我的西域》、《陆游与唐婉》、《仓央嘉措心史》等11部长诗。

  出版两个月就再次加印,这对于一部6600行的长诗来说,《仓央嘉措心史》成绩出色,对诗坛来说鲜有。这部长诗是他在去年8月去了10天后,历时一年多创作的。近400首短诗,每一首都可以拿出来单独成篇,化整为零,化零为整。排列的顺序也可以打乱,顺序一变,又成为一首新的长诗,就像积木一样。

  明年1月11日,《仓央嘉措心史》朗诵会在深圳音乐厅举行。这场朗诵会将融合诗、诵、歌、舞于一体,这是洪烛的尝试,同时进行商业售票,把诗歌和商业结合起来。现在还有导演跟他谈改编电影。“在某种意义上,这是我的探索,使诗歌多元化。”洪烛说,“未来诗歌应该有多种形式。什么是诗人,就是敢为天下先的人。诗人中的诗人,就是敢为诗人先的人。”

  诗歌一直卖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尽管经历了热潮以及退去,直到新世纪依然如此。这也是诗歌的优点,保持了很多崇高和纯粹,同时也是它的缺点。没有商品化,使得从事诗歌创作的人得不到,得不到回报,这对诗歌的人来说,不公平。尽管诗人们付出的更多。

  看到这一点,洪烛要对诗歌进行创新,要让诗歌公共空间,通过网络、舞台、电视等媒介,让诗歌的潜能得到更大的发掘。这是他的一种理想,也是之后要做的事。

  洪烛博客

  洪烛:原名王军,1967年生于南京,1979年进入南京梅园中学,1985年保送武汉大学,1989年分配到,现任中国文联出版社编辑室主任。2012年入选博客十年“影响中国百名博客”。信箱 报刊选用,敬请惠寄样刊与稿酬:100125农展馆南里10号中国文联出版社王军[洪烛]

关键词:苏州风俗考
0
0
0
0
0
0
0
0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郑重声明:本站仅为喜欢苏州爱苏州而成立的一个小型网络资讯网站,非官方,不从事任何商业活动!

CopyRight 2010-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