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苏州风俗 > 正文

八旬苏州画家为吴地童谣画“说明书” 留下吴歌活范本!苏州风俗

类别:苏州风俗 日期:2015-5-19 20:30:15 人气: 来源:

  “排排坐,吃果果” 这个游戏该怎么玩

  儿时的游戏“跳房子”跃然纸上。

  □记者陈秀雅

  “鸡鸡对,共共飞。飞到屋里吃白米。蓬锵!蓬锵锵!”传统童谣游戏怎么玩?82岁的苏州画家陆志明用绘画告诉你玩法:两手握住幼儿食指,将食指尖对尖相互碰一碰唱“鸡鸡对”;唱“共共飞”时将幼儿双手抖动上举,接下来模仿锣鼓声音“蓬锵!蓬锵锵!”来逗弄幼儿。

  最近,包括“鸡鸡对共共飞”等在内的66幅吴地传统童谣游戏画宣告完成,一首童谣一幅画,再加上游戏具体方法的文字说明。该画集从构思到成稿,陆志明前后耗时10年时间。据介绍,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画吴地童谣游戏,陆志明是首位画家。

  66幅画作留下吴歌歌谣“活”范本

  记者翻看陆志明童谣游戏画集,整个集子共66幅画,以拉着二三个月的小儿食指“鸡鸡斗,共共飞”开始唱起,孩童从学坐学步时的“点点脚背”“排排坐,吃果果”,到尽情调皮玩耍的“提脚马马、车铁箍、踢毽子、滚铜板、打弹子、拔河……”等等游戏,内容几乎贯穿了儿童整个成长过程。还有,诸如“月亮圆,月亮亮”“年夜年边锣鼓响”“新年到,放鞭炮”“硬年糕,草纸包”“干干净净好过年”等游戏童谣,则生动而形象地展现了有关吴地风情及节令民俗。

  “旧时的孩子没有玩具,游戏都是就地取材,”陆志明说,一片瓦,一块手帕,一粒石子……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物件,都可以成为孩子们口中念的童谣手里玩的游戏。比如一只绣花用的绷凳,在孩子们的游戏中就是一架水车,大家一起用绷凳玩“咿哩咿哩踏水车”游戏。

  据苏州民俗博物馆研究员沈建东介绍说,历史上吴地童谣与游戏极其丰富多彩,上世纪20年代顾颉刚所著《吴歌甲集》(第一卷)与上世纪80年代金煦主编的《苏州歌谣》等多有收录。她说,陆志明所集的这66首童谣,大部分都是首次收录,涉及摇篮曲、游戏歌、数数歌、问答歌、连锁调、拗口令、歌、谜语歌等童谣类别。更为难得的是,陆志明还为每种游戏注明了玩法,为苏州留下了吴歌歌谣“活”的范本,这在民间文学史也是少有的。

  耗时10年了却画童谣游戏心愿

  陆志明是苏州南郊盘门外蠡墅人,从小喜爱绘画,1952年受业于苏州书画大家费新我门下,1957年从苏州农校毕业。作为一名职业画家,陆志明主要从事佛画创作。上世纪80年代初,他曾与篆刻大师张寒月合作创作《西园寺石刻五百罗汉像》,现珍藏于西园寺藏经楼。

  “将姑苏童谣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想法由来已久。苏州著名民俗学家金煦与陆志明是亲家,陆志明曾与金煦合著《吴地农具》,又为金煦编著的《吴歌遗产集粹》《苏州传说》《太湖传说》等著作绘画插图上千幅。金煦研究吴地民俗,如轧神仙、八月半上方山下行春桥打拳船、宝带桥畔赛龙舟、民间婚丧寿庆求子等一些民俗,他就邀请陆志明用形象生动的绘画语言来表现。其中,陆志明画的“打拳船”,由筹建中的苏州体育博物馆收藏并镌刻成碑,以作中国第一条体育书画碑刻长廊之用。他画的苏州“椿木”制作,成为一些农具复制,日本农具专家看到了还专程前来向他讨教有关龙骨车、躺轴等木制农具制作方法。

  “童谣游戏,是一个地方民俗的一部分,许多童谣游戏,现在的小孩子都不会玩了。”陆志明说,从画民俗开始萌生画童谣游戏的心愿,如今终于完成了。凭着儿时记忆,陆志明老人将吴地童谣游戏一一原汁原味地画出来,画风淳朴,画作充满吴地民间艺术特色,其中儿童或憨态可掬或调皮伶俐,游戏场景栩栩如生。

关键词:苏州风俗
0
0
0
0
0
0
0
0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郑重声明:本站仅为喜欢苏州爱苏州而成立的一个小型网络资讯网站,非官方,不从事任何商业活动!

CopyRight 2010-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