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苏州风俗 > 正文

上海仲秋风俗苏州风俗

类别:苏州风俗 日期:2012-10-13 10:41:18 人气: 来源:

  薛理勇

  汉语以孟、仲、叔、季作为兄弟的排行,仲为第二,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于是被叫作“仲秋”,也写作“中秋”。仲秋的风俗活动很多,如传说八月初一是“六神日”,“六神”是指人体的脏器,人的思维和行为,这一天须用朱砂磨墨,点在小孩额头上,可以“祛百病”,叫作“天灸”。古代以干支记时,人出生的时间,年、月、日、时各有干支两个字,合称“八字”,古人认为“八字”决定了人一生的命运,而“八字”又掌握在“八字娘娘”手中,而八月八日是“八字娘娘生日”,于是人们又会祭奠。如今仲秋八月的风俗大多消失,只剩下价钿贵而并不好吃的月饼风俗了。在八月半的中秋节即将到来之际,本文少谈月饼,而谈上海已经或即将消失的风俗活动,也许这些濒危的风俗应该被列入“非遗”项目起来。

  一、烧斗香

  清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岁时》:

  中秋赏月竟开筵,月饼堆盘月样圆。

  礼斗香还烧大斗,南园向最盛香烟。

  “斗香”又叫“香斗”,就是用细香做成的形状似斗的香。中秋“烧斗香”是上海及江南地区中秋最热闹和隆重的活动。清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心字烧残寸寸灰,灵香上请月轮开。斗量毕竟少,桂粟新收万斛来。”“桂粟”可以指桂花,也可以指稻谷,诗人认为斗是称量粮食的量器,而秋天又是丰收的季节,中秋烧斗香的目的是和庆祝丰收。这是诗人的自说自话。

  星空中的北斗星依次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七星组成,其中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星形成一只“斗”状,叫作“斗魁”;玉衡、开阳、瑶光三星像“斗”的柄,叫作“斗杓”或“斗柄”。《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为文昌宫”,也即后人讲的“文曲星”,是读书人命运的星官。唐《东观秦记》:“初,日官(观察星象的官)奏:文昌宫暗,科场当有事。”文昌宫变暗了,科举考试一定会发生大事。由于魁星是科考的,所以中国的所有文庙都会建一个“魁星阁”。

  “斗魁”只是几颗星组成的抽象图案,而文昌帝君是一个文运的神,应该有点模样,大概到了明朝,人们就参照“魁”字塑造了一位魁星的模样,就是一屈一腿踢一斗。所以,如你在古玩市场见到跷一腿的,的边上画一只斗或北斗星的画,你千万不要误以为这是何,而是文运的魁星。

  古代,科举考试是文人踏上的主要通道;考试分进行,府一级的考试为“府试”,入选者为“秀才”,省一级的考试为“乡试”,入选者为“举人”,中央一级的考试为“会试”,入选者为“进士”,府试和乡试定于仲秋八月举行,称之“秋试”、“秋闱”等。显然,中秋烧斗香的意义在于母亲儿子,妻子丈夫在秋闱中“蟾宫折桂,秋闱夺魁”,早日返乡,阖家团圆。

  “南园”是上海明代园林,清初改称“也是园”,今老城厢南门内尚有一条“也是园弄”,即南园遗迹。清嘉庆时在这里建蕊珠宫,道光八年(1828年)上海道陈銮在这里办了蕊珠书院,选敬业书院的优等生定期在这里授课,著名学者俞樾还在这里办诂经精舍,在这里主讲,这里是上海的“最高学府”,于是也成为中秋烧斗香最集中的地方。中秋烧斗香的风俗一直沿袭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许多老上海犹记忆犹新,津津乐道。

  二、斗螊绩

  上海人把蟋蟀叫作螊绩,雄性尾部长二针,叫作“二尾子”,雌性长三针,称“三尾子”。雄性善斗,于是养螊绩和斗螊绩也成了上海人秋日的乐趣,称之“秋兴”,在一些老的螊绩盆盖上还会刻“秋兴”二字。刊印于清嘉庆的《淞南乐府》(历史上的上海位于吴淞江南岸,“淞南”是上海的别称)中讲:

  淞南好,秋兴接冬春。上笧沙盆窝蟋蟀,斗圈锦袋出鹌鹑。赌面赌黄金。

  作者加了一段注:“善养蟋蟀者,用沙泥填盆底。斗器以竹为之,上施细栅,故入斗场曰上笧。”以前,上海人养螊绩使用一种泥质的螊绩盆,而斗螊绩使用一种用竹、木制作的“笧格”(又称“斗格”、“斗笧”),是一长条方形的“盒”,五面用木板,顶部用细竹制成的“栅”,人眼可以透过栅看清笧格中的螊绩,而螊绩无法从笧格中钻出来;笧格的两端设有小门,斗时,将相斗的二只螊绩分别从一只门中进去;笧格的中部设有闸,将闸打开,二只螊绩狭相逢,立即打斗,由于笧格设计为细长条的,螊绩难以或无法转身,所以格斗者只能勇往向前,没有退,格斗的性就更惨烈,所以“入斗场曰上笧,就是被人去做不该做、不情愿做的事。“笧”与“栅”同义,只是“笧”为竹编而“栅”为木编而已;“笧”沪音与方言“山”同音,今沪语以“挑某人上山”喻挑唆某人去做本不想做、不该做、不愿做的事,想必出自斗螊绩俗语中的“入斗场曰上笧。

  解放初期,养螊绩、斗螊绩几乎是所有男孩的最爱。上海的螊绩大概从阳历7月就出现了,许多螊绩的羽翅尚未长齐,犹如赤膊,叫作“赤膊螊”,进入8月,螊绩羽翅初丰,犹如人的青少年,不善格斗,而到了8月中旬以后,螊绩进入青壮年,于是弄堂里、马上随处能见到拿着螊绩盆的小孩。笔者以前住在虹口,在昆山花园西侧有一条叫“百官街”的小,一到暑假,这里就集中了许多卖螊绩的小贩,花一二分钱可以买到一只“面舌鬼螊”(指先天性发育不良而头小面尖者),小孩没有啥零花钱,于是会结伴到数公里外的“大华农(,股吧)场”(今广中水电一带)、“污水厂”(今曲阳新村)一带捉螊绩,实际上往往是空手而归,还多次被当地农民而落荒而逃,但如今回忆起来,此恰恰就是童年的乐趣。

  如今想来,外国或中国的一些地方争取将当地的斗鸡、斗羊、斗牛之类的传统民俗活动申请列入“非遗”项目加以传承和,那么,养螊绩和斗螊绩就不能开发成为一旅游或娱乐活动呢。

  三、走月亮

  在汉语中“日”被叫作太阳,代表阳刚,“月”被叫作太阴,代表女性,八月半被民间认为是一年中月亮最大、最圆之日,所以八月半的风俗活动大多与女性有关。“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田头……”这是一首大家熟悉的民歌,而这首民歌却缘于传统的中秋“走月亮”风俗。

  宋朝诗人朱之纯《三山亭》诗注中讲:“华亭每中秋夜,有仙鹤下,妇女夜行,谓之踏月。”这是何等浪漫的中秋之夜,皓月当空,妇女们在仙鹤相伴下,结伴踏着月光行进。朱之纯是安徽休宁人,任平江府(苏州)教授,宋朝华亭县隶苏州,相当于今天嘉定、宝山、崇明以外的上海市。《清嘉录》是记录清朝苏州风俗的著作,其中《走月亮》中讲:“妇女盛装出游,互相往还,或随喜尼庵,鸡升喔喔,犹婆娑月下,谓之走月亮。”清代中叶上海“走月亮”风俗依然盛行,上海人张春华《沪城岁时衢歌》:

  斗坛向晚篆烟笼,玉镜澄澄炯碧空。

  巷口夜阑喧士女,三更犹到蕊珠宫。

  中秋之夜,妇女们在弄堂中集中,结伴在街上,最后到达蕊珠宫烧斗香。作者有一段注:“八月十五,竟日夜未辍也。然夜间踪迹易淆,良莠不辨,苟有门户者,往往以此为妇女戒。道光十六年,黄邑侯冕夜游,数年来,此风稍息矣。”妇女夜游难免会遭来浪子们采花扑蝶,1838年,上海知县黄冕和,上海“走月亮”风俗逐渐销声匿迹。

  四、祭祖

  四、祭祖

  中国是十分强调孝道的国家,所谓“百善孝为先”者是也。古人于“孝”的定义和具体行为定下了许多规矩,无非就是两个大类,首先是亲属长辈,其次就是祭祀祖,缅怀先人丰功伟绩。于是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如清明、中元(七月十五)、十月朔(十月初一)、冬至,以及亲人的忌日必须祭祀亲人,每月的朔望(初一和十五)也必须祭祖。

  古代祭祀制度很复杂。祭在甲骨文中的写法和现在相近,左上方的字是“肉”或“月”(现在汉字中的“肉”和“月”为同一偏旁),右边的字即“又”,古文中同“手”,于是“祭”即祭品中有肉食的隆重祭示或每月进行的常规祭祀;荐的繁体为“薦”,是一种鹿喜欢吃的草,也用来编织草垫,相当于今日使用的,跪拜时垫在“脚馒头”(沪语膝盖),于是“荐”又被引申为进献,举荐。在祭祀中“无牲而祭曰荐,荐而加牲曰祭”,就是讲,祭品中有肉、比较隆重的祭祀讲作“祭”,以上海地区为例;民间隆重的祭祀必须具备猪头一只(也可以用方肉一块或蹄髈一只)、鸡一羽,鱼一尾,合称“猪头三牲”,今沪语以“猪头三”骂人不懂规矩,即“猪头三牲”的隐尾语,骂人为“畜牲”,而每月初一和十五的常规祭祀,不必使用肉食,只需备死去的亲人生前喜欢吃的饭菜就可以了。但每逢有时鲜的农副产品采摘或上市,生人不敢先食,必须先进献给祖后才可以食用,此礼称之“荐先”或“荐新”。江南仲秋,正时新鸭上市,毛豆、芋艿采摘的季节,八月十五又是祭祖的日子,于是毛豆、芋艿就是“荐先”供品,也成了节日必备的食品。

  祭祀一方面是缅怀先辈,告慰祖,而另一方面就是祖先在之中的。毛豆音谐“毛头”,在沪语中指婴儿或稚童,而芋艿食用部分是长在地下的块茎,出土时,一定是中间一只颇大的芋艿头,四周相围着许多个体小一点的芋艿仔,如把芋艿头比作“阿奶”(沪语祖母),那许多相围的芋艿仔不就是“阿奶”生的许多子嗣吗!而且众多的子嗣围在“阿奶”身边,那就是阖家团聚的形象。所以中秋食毛豆、芋艿出典于中秋“荐先”风俗,为祈子,团圆风俗。今天的上海仍有中秋吃毛豆、芋艿的习俗,有的餐饮店还免费特赠毛豆、芋艿一盆。

  清吴友如绘上海中秋风俗活动,供桌上插旗者即斗香养叫哥哥也是上海秋日风俗清《图画日报》绘上海斗蠊绩,养螊绩用盆,斗螊绩用斗格清《图画日报》绘“卖香斗”19世纪《EastofAsiaMagazine》刊登的中国中秋风俗图清《图画日报》绘“卖糖芋艿”薛理勇汉语以孟、仲、叔、季作为兄弟的排行,仲为第二,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于是被叫作“仲秋”,也写作“中秋”。仲秋的风俗活动很多,如传说......

关键词:苏州风俗
0
0
0
0
0
0
0
0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郑重声明:本站仅为喜欢苏州爱苏州而成立的一个小型网络资讯网站,非官方,不从事任何商业活动!

CopyRight 2010-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