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苏州人文历史 > 正文

“礼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建构”论坛暨《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学术研讨会召开

类别:苏州人文历史 日期:2020-10-29 18:39:51 人气: 来源:

  林心如王力宏吻戏(记者 张清俐 通讯员 石玉洁)8月3日上午,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齐鲁书社联合主办的“礼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建构”论坛暨《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学术研讨会在线上召开。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华美德教育学院李平生教授主持会议,山东大学《民俗研究》主编、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张士闪教授介绍了丛书编撰情况,山东大学校长助理兼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邢占军教授、齐鲁书社总编辑傅光中先生分别致辞。与会学者从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共同探讨中国社会中的礼俗传统及其运行机制。

  张士闪介绍说,《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受到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其选题主要是来自民俗学、民间文学和相关专业的偏重田野研究的博士论文,还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结项,先期出版6册。他认为,这套田野丛书深深植根于山大民俗学的深厚传统之中,是20世纪30年代以顾颉刚、闻一多、丁山、冯沅君等为代表的民俗传统的延续,并直接受益于80年代以来关德栋、李万鹏、刘铁梁等一代学者的薪火相传。他将这套丛书视作给他们的一份学术礼物,并向以刘魁立先生、乌丙安先生为代表的诸多专家学者的支持表示感谢,对齐鲁书社、山东大学领导所给予的指导与支持致谢,并特别对具体参与本套丛书策划、付出无数心水的刘铁梁、赵世瑜二位教授致谢。

  齐鲁书社总编辑傅光中先生致辞说,作为国内民俗学的研究重镇,山东民俗学界长期“走进田野,从田野中理解中国”的研究,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次出版的《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丛书是对相关的一次集中展示,以“礼俗互动”的学术眼光,广泛研究梅花拳、烧大牛、扮玩、老人会等乡村传统,既有理论研究的高度,又有田野调查的深度,代表了当代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较高水准。

  山东大学校长助理邢占军教授首先向张士闪教授主持的《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的问世表示祝贺,并介绍了山东大学在人文社科方面的推进情况以及近期发展规划。他特别提出,新时期以来的山大民俗学,以村落为单元的田野研究,致力于田野、文献与理论研究的结合,兼顾民俗学基础理论探索和服务当代社会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直是我们感到非常自豪的一个专业”。他表示,学校以后将给予民俗学科和《民俗研究》以更多的关注和更大的支持,并期望通过这次研讨活动,促进山大民俗学发展更快,特色更加鲜明。

  随后,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加华教授和张士闪教授的主持下,与会学者展开了学术研讨。

  20世纪初,一场由大学发起的歌谣征集活动,揭开了现代民俗学在中国的序幕。中国民俗学从诞生之初,就将与传统之“礼”相对的“俗”作为研究对象。“民俗学的研究价值在于,弥补以往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对广大人民群众及其他们日常生活的忽略。”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刘铁梁认为,中国的民俗学者应该扎根中国乡土社会,多与老百姓“打交道”,尊重文化主体,从民间语汇和民间的智慧中重塑民俗学理论,以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方式思考完整的中国文化形态。

  中山大学教授刘志伟表示,中国民俗动最初兴起于历史学者民间,试图从老百姓生活逻辑中去发现礼是如何在民间落地。对于历史学者而言,不仅是一场范式,也意味着历史学研究的传统话题需要在俗之中去。但是,在具体的田野考察中,也应避免盲目用“礼”的知识体系固化理解“俗”的现象。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王晓葵认为,在社会已经发生深刻变革的当代,“在田野中理解中国”之“田野”,不仅仅是乡村,也包括城市,当某种文化要素发生变化或者转移,可能会产生新的生活形态。每一个村落的地域性研究应该和宏大的叙事目标相结合。大量的田野调查,可以反映出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可能性,为我们理解中国提供更多的。

  如果说中国民俗学肇始于从“礼”“俗”,那么近年来由山东大学教授张士闪、大学教授赵世瑜等学者在学界发起的关于礼俗互动话题的讨论,则试图重新发现礼与俗的关系及其在中国社会中的运行机制。

  张士闪认为,在传统中国的复杂社会系统中,“礼俗互动”奠定了国家设计与地方社会运行的基础,并在“五四”以来的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中有所延续。礼俗互动的核心要义,是借助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将国家与民间“微观”贯通起来,保障社会机制内部的脉络畅通,因此可以立足田野,放眼古今,“在礼俗互动中理解中国”。

  对于中国礼俗传统样态及其作为学术分析的工具,学者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学教授高丙中认为,以礼俗互动来理解中国社会,提供了兼顾结构与过程的分析方法,循此径可以推进中国文明史的叙事模式研究。在当代社会,礼俗是以嵌入现代体制与国家机制的方式存在和运行,依然在发生重要作用。

  在大学教授陈泳超看来,以礼俗这两个传统概念作为基本分析术语,以互动提供基本的理论框架,有很强的生命力和阐释力。礼俗表示社会文化序列中的高低关系,在历史过程中呈现为复杂的互动关系。关于礼俗互动的多元性和多层次各种机制的产生,蕴藏着极其深广的学术发挥空间。

  齐鲁师范学院教授刘德增提出,中国古代社会往往表现为礼与俗的和谐相融。一方面,对礼的主动认同,代表了国家治理和民间自治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礼俗之间又会随着历史与社会的变迁,而发生互动与,国家治理层面也会民间需求使得俗变成礼。

  中山大学教授宋俊华认为,礼俗这两个概念,实际上是人在处理人和自然、人和人关系的规范化,并更多地表现为“一”和“多”的关系。在传统中国,礼发挥规范和统一文化认同的功能,而俗则是区域性的、地方性的,体现为多样性的存在。如何把传统礼俗到现代社会治理模式,尤其是与社会融合,需要学界基于礼俗在当代的演化进行考察,为当下的社会治理和未来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和措施。

  中山大学教授春提出,需要避免因将礼俗局限于社会现象或社会二元结构的考察,而导致对礼俗文化理解的表面化。事实上,礼俗普遍存在于社会,不仅仅是乡村,对礼俗概念的运用需要超越现象化的理解。

  “以礼俗作为一个互补的结构观察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整体建构,有利于提供思考的架构。”四川大学教授徐新建认为需要考虑到“礼野通变”的结构,即在俗文化研究中,关注与文明驯化保持更大距离、具有本和自发性的“野”的重新在场。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杨正文提出,就中国社会的民间礼俗实践来看,精英的民俗实践所发挥的国家治理功能值得注意。从这个角度而言,对礼的研究也就是对精英“以礼化俗”实践的研究。礼俗互动需要关注地方精英是如何在乡村发挥影响力,由此考察中国社会的建构。

  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徐赣丽看来,礼俗互动是基于中国社会的底色。随着社会的变革,民俗的概念也在不断重新建构。未来的民俗学田野研究应该更具时代性,不仅仅关注仪式化事象,还需要看到一种日常的礼与俗,观察特定时期地方社会中包含了传统与现代等多元素的交融样态,从中理解的需要与生活智慧。

  从钟敬文等老一辈学人起,创建中国民俗学派就成为众多中国民俗学者的愿景。刘铁梁认为,立足以民俗学为本位的传统,立足田野调查,以跨学科视野建构民俗文化学,是中国民俗学派形成的必由之径。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黄永林认为,近20多年来中国民俗学兴起田野调查热潮,并在近年来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气象。具体体现为,学者长期乡村,深入民间调查,注意与之间的视域融合与文化同构,在研究方法上体现为研究与“有温度的田野”的同构,并基于社会现实努力促进民间自治与国家管理的同构。对这一研究风格,他认为或可称之为“新乡村田野派”。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李松认为,民俗学应该是致力于促进生活不断完善美好的学问,时代中国民俗学,对中国社会尤其是乡村建设建言献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施爱东提出,在田野研究中围绕对各类主体关系的理解,中国民俗学者正在试图不断地开拓新的研究范式,涉足新的领域,而包括村际关系在内的生活共同体关系的研究产生了一批重要。

  最后,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华美德教育学院李平生作总结发言,以“高度、宽度、厚度、深度、温度、热度”——六个维度高度称赞这次研讨会,对各位学者表示感谢,期望将来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也对刚刚完成山东大学民俗学(含民间文学)暑期学校全程参与研讨表示感谢。

  据悉,《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是国家出版基金2019年度重点项目,目前已由齐鲁书社出版6册:《礼与俗:在田野中理解中国》(张士闪著),《礼俗互动: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整合》(赵世瑜、张士闪主编),《扮玩:鲁中三德范村的年节生活》(朱振华著),《空间、边界与仪式传统:潍北的乡村生活》(云著),《个人叙事与地方记忆:中地区的颜文姜传说》(张帅著),《梅花拳与乡村自治传统:冀南北杨庄考察》(张兴宇著)。本次论坛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与齐鲁书社共同主办。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郑重声明:本站仅为喜欢苏州爱苏州而成立的一个小型网络资讯网站,非官方,不从事任何商业活动!

CopyRight 2010-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