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苏州经济 > 正文

从草根菜系到大雅之堂:本帮菜在上海滩的身世沉浮

类别:苏州经济 日期:2017-5-20 10:22:20 人气: 来源:

  自从1843年上海开埠以来,全国各地的饮食业经营者及厨师们,纷纷来到上海,开设或经营菜馆、酒楼、饭店,五湖四海各大菜系佳肴,荟萃于沪上。而其中上海本地的“本帮菜”,却是一个姗姗来迟的后来者。自从1843年上海开埠以来,全国各地的饮食业经营者及厨师们,纷纷来到上海,开设或经营菜馆、酒楼、饭店,五湖四海各大菜系佳肴,荟萃于沪上。而其中上海本地的“本帮菜”,却是一个姗姗来迟的后来者。

  鸦片战争以后,上海租界的饮食业逐步向四马(福州)、大马(南京)一带,即现在的浦西市中心区伸展开来。20世纪30年代后,福州、、南京、附近的各地特色风味的饭店、菜馆、酒楼等,层出不穷,发展迅速。

  最先在上海滩崭露头角的是“徽菜”。安徽省横跨淮河与长江,江南与淮北民俗迥异,自然谈不上什么统一的“安徽菜”,所谓的“徽菜”其实就是“徽州菜”。早期徽菜馆在沪上饮食业中的显赫地位,和当时徽州人的经商发达是有密切联系的,“徽州人既是在买卖中占了上风,因此,吃食方面也颇考究”。当时安徽最南端的徽州府6县(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人,在上海都有各自经营的主要行当,譬如祁门人主要经营茶叶,休宁人经营当铺,而绩溪人的主业就是开饭店。按照《绩溪县志》的说法,徽菜馆“咸丰、同治年间进入杭、嘉、湖、苏、沪、宁一带城镇码头”。至迟到光绪年间,徽馆已经在租开设了。19世纪80年代出版的《海上繁华记》就说,“沪北留饮处有番馆、广馆、津馆、苏馆、宁馆、徽馆之分”。当时的竹枝词中也写道:“徽馆申江最是多,虾仁面味果如何。油鸡烧鸭家家有,汤炒凭君点什么。”20世纪20年代到上海的曹聚仁也说当时“独霸上海吃食业的,既不是北方馆子,也不是苏锡馆子,更不是四川馆子,而是徽州馆子”。

  但这个局面没有保持多久。徽菜讲究“重油、重色、重火功”,菜式临端上桌时,还浇上一层油,浮在。上海虽说是个“街头巷尾皆吴语,数祖列半外乡”的移民城市,终究以临近的苏南、浙江裔居民为主体,并“不像徽州人那样欢喜吃油”,待到各菜系都进入上海滩之后,“吃客一比较,便认徽馆的菜不值得一吃,所以近年来一家少一家”了。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

推荐: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郑重声明:本站仅为喜欢苏州爱苏州而成立的一个小型网络资讯网站,非官方,不从事任何商业活动!

CopyRight 2010-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