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苏州风俗 > 正文

央视聚焦苏州端午 展现传统习俗与苏式“非遗”的精致

类别:苏州风俗 日期:2018-8-22 21:18:16 人气: 来源:

  新闻频道近日来到苏州市姑苏区沧浪街道,拍摄苏州端午新闻片。除了拍摄苏州传统的端午习俗如伍相祠祭拜伍子胥、老苏州教青少年包创意粽、长廊水榭画钟馗、端午民俗舞蹈等,这次还特地拍摄了具有苏州特色的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采访了其代表性传承人或行业从业者。据悉,该片将在今年端午前夕以及端午当天在央视新闻频道,展示苏州的端午民俗特色及精致的传统手工艺。这也是央视新闻频道首次拍摄苏州端午。

  拍摄祭奠伍子胥的当天上午,苏州的伍氏亲赶来盘门景区的伍相祠内参与拍摄。苏州伍氏亲会会长伍忠元介绍,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可苏州的端午却有所不同,是祭祀早于屈原200多年的伍子胥。当年,正是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构筑了周长47里的大城和周长10里的内城,且2500多年里始终不变,苏州古城因此被誉为“全国第一古城”。可以说,伍子胥就是苏州古城之父,没有伍子胥就没有苏州城。

  如今,伍子胥公祭活动已成为苏州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每年全国各地的伍氏亲都会在端午节前夕赶到苏州,参加端午节当天在盘门景区伍相祠和在胥口镇胥王庙的祭祀仪式和纪念活动。苏州端午民俗文化节连续举办了十一年,而伍相祠祭祀成了固定环节也了十一年。祭拜时,伍氏亲还会手捧一块,这是苏州爱好者、伍子胥的第78代伍德时先生的收藏品,他在上刻上伍子胥像,以此来纪念祖先。

  苏州市吴文化研究会理事、苏州科技学院教授戈春源介绍,伍子胥对今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戈教授总结了四个方面,一是居安思危的,二是关注民生,三是反对,四是尊重科学。在设计阖闾大城时,伍子胥至各地勘察地形,最后选中了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依山傍水,由江淮通向浙江的要道而地势平坦的今苏州。他“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根据原理建造了吴大城,设陆门、水门各八。巧妙地以河护城,使城内外河道成网,互相联通,解决了水通与居民饮用等问题,因而2500多年以来基址未变。

  2009年,中国端午节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端午习俗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此次央视还在姑苏区文化馆内一一拍摄了7项有苏州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别是缂丝织造技艺、苏扇制作技艺、核雕、苏绣(发绣)、苏派鸟笼制作技艺、太湖窑制作技艺、蟋蟀盆制作技艺,并采访了各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或行业从业人员。这些指尖上的精工细活让央视的编导们都啧啧称赞,他们在感受苏州人匠心独运的同时,也体会到了苏式生活和传统技艺的精致与绝伦。

  此次央视拍摄请来了苏派鸟笼制作技艺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79岁的颜虎金,他被鸟笼爱好者奉为“南笼泰斗”。他向央视编导展示了自己去年花了10个月时间与熟练掌握金银丝镶嵌艺术的冯文寅、冯文祥兄弟一起完成的一对“福笼”。制作时,颜虎金将苏州园林、花卉等吴地特色的文化元素融入到鸟笼的设计中。两只“福笼”几乎都用金丝镶嵌,板笼顶板部分以四条屏的形式呈现,每一屏各取四大园林拙政园、狮子林、留园、沧浪亭一景,四处景色又联合成一处通景画,笼身上还加入做成苏州园林花窗的装饰。为了突出福瑞吉祥的寓意,笼身上用金丝镶嵌刻有苏州的市花——桂花,金丝镶嵌的图案遍布笼体,底板上还用金丝刻画了两个孩童放爆竹的图案,寓意“竹报平安”。鸟笼底板四边一圈还用金片呈现了唐代诗人杜荀鹤描写苏州的诗句:“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另一只鸟笼底板上用金丝镶嵌的是蝙蝠,寓意“福气”。颜师傅介绍,苏派鸟笼结构非常科学,常被借鉴于建筑学中,将80斤重物压在其上也不会变形坍塌。

  核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殷毅军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带来了自己的一些代表作品,如核舟、八仙、浮雕十六罗汉、圆雕十八罗汉等。他拿起一颗橄榄核舟作品置于掌中给大家欣赏,小小的核舟长4.8厘米,宽2厘米,高2.2厘米;核舟中部为双层楼宇式结构,舟中人物达38位;长3.5厘米、纱线节链环和锚可收进舱内;核舟上的12扇花窗不仅能开闭,还能拆卸。

  殷毅军的曾祖父是殷根福,也是光福核雕的创始人,他用橄榄核圆雕的“罗汉头”手串,刀笔粗犷,形简意赅,18个罗汉头神采各异,被誉为“殷氏罗汉”。现在,殷毅军的殷氏传人工作室收徒入门就从雕刻“罗汉头”开始。罗汉头如同“书法中的永字八法,核雕的基本刀法全部可以囊括在其中,刀口清爽、线条干净且具备美感是学成标准。”殷毅军说。

  端午节挂钟馗像是吴地特色习俗,按例端午正日将钟馗像置于中堂,之后要悬挂一月左右。为了配合央视拍摄,沧浪街道工作人员请来苏州林裕堂书画院的两位书画家韩仁兴、张弛和80后年轻画家熊国好在盘门景区的长廊水榭中,挥毫泼墨画起了钟馗像。

  67岁的画家张弛是个老苏州,十多年来,每到端午节前夕,他总要画上二十多幅钟馗像送给亲戚朋友。他画的钟馗像内容很丰富,每幅不重样、每年都不同,除了传统的钟馗舞剑、钟馗驱鬼,还有生活化的钟馗嫁妹、钟馗教孩童认字等。林裕堂书画院院长韩仁兴当天绘制了一幅《钟馗神武图》,钟馗左手执破白扇,右手执剑,一身红袍绿裤颇为惹眼,威风凛凛地驱鬼镇邪。韩仁兴说,钟馗画发展到现在,可谓百花齐放,画家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不同的画风、画技创造出了各种造型。但是不管怎样变化,钟馗的标志性红袍、尖桃形的帽翅和表现刚正不阿的直线型胡须总是不变的。韩仁兴还说,旧时画钟馗像,都是用朱砂来给钟馗衣服和帽子涂色的,抹了朱砂以后的钟馗像挂在屋中才能避邪。

  27岁的年轻画家熊国好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从小国画,大学时他师从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方向军,学得一手水墨山水的技艺。作为一位新苏州人,他十分钟情于苏州传统文化,喜欢带上画笔宣纸去苏州园林里写生,尤其喜欢观察和描画各种形态的太湖石;他还喜欢穿街走巷,去看老房子、青石板、古街巷。多年来,他绘制了不少苏州元素的水墨画。

  过端午,不能没有粽子。苏州人的创意是无限的,连小小的粽子都可以翻来覆去想出不少花样。2014年第十届苏州端午民俗文化节上苏州市民集思广益制作的284种创意粽成功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理事会授予的“单场展出粽子品种最多”的纪录证书。去年和今年的苏州端午民俗文化节上都延续了这一创意粽征集的活动。今年端午节还未到,社区居民们已是“粽意盎然”,街巷里弄的老街坊们都开始买箬叶、糯米,商量包什么创意造型,每一年都翻新花样。粽子从一样简单的节令美食变成了可供欣赏把玩的创意品和手工品。这次央视拍摄端午新闻片,沧浪街道佳安、道前、竹辉三个社区的居民就亮出了最近新研究出来的品种造型,并教社区的孩子们包粽子。 (管有明 张晓婷)midd-984

  本文由 恒宇国际(www.neivn.cn)整理发布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郑重声明:本站仅为喜欢苏州爱苏州而成立的一个小型网络资讯网站,非官方,不从事任何商业活动!

CopyRight 2010-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