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苏州风俗 > 正文

价廉物美的露天集市 苏州乡镇“逛六浪

类别:苏州风俗 日期:2017-3-31 16:38:53 人气: 来源:

  从虎山桥望去,色彩斑斓的集市棚顶区别于远处的山丘,百来个简易帐篷搭起的商品摊位,撑起一个热闹的露天集市。从虎山桥望去,色彩斑斓的集市棚顶区别于远处的山丘,百来个简易帐篷搭起的商品摊位,撑起一个热闹的露天集市。

  大超市规模越做越大,电商更是势头强劲,然而,逢时赶集,这一习俗却在苏州不少地方依然顽强地保留着。

  赶集,即每隔一段固定时期举行货物交易活动,在固定或邻近的几个地点轮流办集市。在苏州乡间,不少地方仍有着“逢三”、“逢四”、“逢五”赶集的习惯。例如“六浪”就是逢六的集市,每逢农历初六、十六、廿六在光福虎山桥举行。现场百来个简易帐篷撑起一个人流如织的露天集市,售卖的商品琳琅满目,现场摩肩接踵。村民提上钱包、挎上布袋,以最实惠的价格买下当下的生活必需品。

  昨天适逢农历初六,清晨一大早,虎山桥附近的集市已有不少商贩进场,场内停了高高低低几十辆面包车、货车,有的尾箱装着瓷器碗盘,有的装着新鲜蔬果

  早晨8点,集市已支起了大大小小的摊位,蔬菜瓜果、活禽水产、锅碗瓢盆、衣服鞋袜、家居用品等生活用品琳琅满目。八仙桌、藤椅、农家女儿出嫁必备的子孙桶平时难觅的“老古董”,这里一应俱全。

  商贩中不乏本地的手工艺人,谢文于是光福当地的木匠好手。他在镇上也有自己的木器厂,却偏爱在这扎堆轧闹猛。谢文于告诉记者,家具在这里卖得更快,没有了中间商的转手,他这里的家具价格更实惠,比如一张实木八仙桌在市场上要卖上千,这里八百就能拿下。摆摊一天下来,收获颇丰。

  甪直菜农老马的卡车拉着自家特产鸡头米、莲藕去赶集。他告诉记者,这次拖了百斤货品,在周边的集市“打转”。他说,集市比菜市场更好卖。

  人声嘈杂,熙来攘往,一溜溜的地摊上摆放着各类菜蔬瓜果,2元1斤的旸山梨、苹果,这价格在外头是怎么也找不到的。

  “没有集市,我不知要去哪儿。”村民朱阿姨说,她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对热闹的集市场景印象很深,现在当然也会去超市商场自助选购,但她更喜欢集市里讨价还价和聊天中透着的人情味儿。而且朱阿姨自身的消费非常节省,集市几乎包揽了她的一切需要。

  集市“钉子户”老姚一大早从望亭赶来,他十五岁跟父辈学打席,调经劈麻一干就是五十多年。老姚指着一捆捆泛着淡绿的席子说,这是纯手工编制的,完工这样一条席需要两个人一起打两天,300元的价格,功夫铜钿噢!机器编织,一天可制十几条,其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么好的席子,禁不住凑前细瞧,一股席草的清香扑鼻而来。口碑摆在这,摊位没摆好就有不少村民前来摸一摸、瞧一瞧。

  光福“六浪”买卖要进行一整天,热闹的集市,商贩自然“一浪”都不愿错过。老姚说,他的老手艺在乡间更有市场,所以集市到哪里,他就到哪里。老姚开玩笑说,自己是闻着集市的味儿,跟着集市“搬家”。

  扔掉担子,开上车子,农民们“赶集”的手段越来越现代化,城里人也开始“返璞”,甚至有人开着车穿过大半个城市,只为买几棵大白菜。苏州市民唐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和妻子每逢“六浪”,总会开车到集市上转转,“一是便宜,二是稀奇”。对于居住在都市里的人们来说,赶集并不仅仅是对“实惠价格”的追求,“回归乡村”更成为一种向往和时尚。城里人似乎更愿意相信,从农民手中买来的白菜和活鸡,更接近于纯天然。

  浪在苏州方言里往往起指定区别的作用,有点类似代词。例如天浪、地浪、河滩头浪,指明一个地方;而早浪、中浪、“六浪”则是指明一个时间点。

  后,乡间盛行定期集市,即每隔一段固定时期举行货物交易活动。这种传统的贸易形式至今在中国许多地方仍保留着,例如“六浪”,则在每月农历初六、十六、廿六,在固定或邻近的几个地点轮流办集市。

  本来光福没有乡间集市,“六浪”是前两年从镇湖“引进”。光福地方志研究会负责人须泉元告诉记者,其“浪头”分几波,苏州的“三浪”在镇湖,“四浪”在东渚,“五浪”在通安,“六浪”才到光福。

  其中,历史最长要数镇湖的“三浪”。临湖街道的老居民尤荣泉告诉记者,其实现在的“六浪”最初是从农民“捉小猪”开始的。“上个世纪,农民都是挑着担子、推着板车来赶集,说不上买东西,都是以物换物。后来农村生活条件好了,搞养殖,用钱来换小猪。”尤泉荣说,过去的农家,总要养上一两头猪。比如“家”,就是屋里有猪。它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过年杀头年猪,猪肉除自家食用,大头还要卖掉,以补贴家用。如果要把效益提起来,农民就得去街上买小猪,买着买着,单一的内容就慢慢发展成花样繁多的集市,这就是现在“三浪”、“六浪”的前身。

  集市的主要客源是当地村民,老年人怀念、年轻人好奇,这样反而培养了很多城市客源,购买力增强,给农村集市注入了活力。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面对农村集市的现状,是否有必要对其人为和留存呢?须泉元认为,集市的出现和消失,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如果它跟不上城市发展和时代潮流,就会被市场淘汰。同时他表示,市场不易挽留,但民俗应,不能让这些文化流失。

推荐:

关键词:苏州搬家风俗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郑重声明:本站仅为喜欢苏州爱苏州而成立的一个小型网络资讯网站,非官方,不从事任何商业活动!

CopyRight 2010-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